OSI-第二层数据链路层
本文最后更新于 1392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。

数据链路层

最基本的设备是 交换机(主) 网桥 NIC网卡

local area network (LAN 本地区域网络 也叫局域网) 基本都是通过二层设备完成的
小型局域网(家庭)和大型局域网(公司)

数据交换用的最多的就是以太网技术(Ethernet) 2002年就有了10G局域网了

802.3(u/z/ab)就是对应着不同的速率 只是一个协议的编号 共享型网络
数据链路层有(mac层和llc层) 一般都是看mac
二层的主要就是编址(Mac地址是烧录出来的,mac地址是出厂自带的,不可修改,网上的修改mac地址都是伪装)

mac地址一共有48位 如下表 表示方式为冒号分16进制

在交换机之中是通过MAC地址通信的 唯一标识设备的地址

以太网(封装报头PPP协议 FR帧中继) 是最广泛的一种
ADSL拨号就是PPP协议


发送模式
单播(Unicast) 一对一
多播(Broadcast) 一对多(全1 FFFF.FFFF.FFFF.FFFF)
组播(Multicast) 针对某些组(01005E)

Collision(冲突) CSMA(载波监听多路访问)/CD(冲突检测) 冲突域 主流的有线网络组织冲突的方式(被动)


WLAN - wireless LAN 802.11(a/b/g/n/ac) 区别无线微波,CSMA/CA(冲突避免,主动型)
a/g 54M
b 11M
n 54M++
ac 443M

MAC地址

112224
Broadcase(本地的还是全球的)LocalOUI(不同的厂商)(Vendor Assigned)厂商之中的编码

Ethernet封装 frame(帧)

866246-15004
PreambleDestination AddressSource AddressTypeDataFCS
目标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包校验

802.3标准 一般用这个

7166246-15004
PreambleSOFDestination AddressSource AddressTypeDataFCS
分界符目标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包校验

SOF = Start-frame delimiter

FCS = Frame Check Sequence

对此文章 《OSI-第二层数据链路层》 如有异议、侵犯您的版权,及时联系我处理或者在本站留言。谢谢!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